台灣醫療儀器李宗勳登上國際舞台 獲邀2013年丹麥哥本哈根EWMA歐洲年會演講


台灣醫療儀器李宗勳登上國際舞台 獲邀2013年丹麥哥本哈根EWMA歐洲年會演講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李宗勳對於負壓傷口治療法有獨道的臨床知識技術,獲邀在2013年丹麥哥本哈根舉辦的EWMA歐洲年會發表演講,與世界各國代表交換研發及臨床經驗,讓臺灣研發的醫療儀器推向國際舞台。
擁有專業背景的李宗勳醫師,自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後,再攻讀國立成功大學醫學工程博士,近幾年陸續研發、改良了醫療用抽吸管、大範圍麻醉注射器、防滑脫撥離剪、血管縫合墊、手術用刺槍型鑷子、手術用持針器改良等醫療器材,同時取得12項專利,被稱譽為台灣醫界的愛迪生。

李宗勳醫師還發表在醫學美容、重建手術及慢性傷口創見的研究論文,如純化後的自體血液皮下注射對皮膚除皺之研究、下咽癌病患治療後之生活品質的評估、利用組織黏膠施行複合性縫合術之臨床運用及成效驗證及創新性碳纖維敷料之臨床運用及成效驗證,分別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

李宗勳醫師表示,工程師設計研發的的醫療器材,醫護人員操作起來往往不能得心應手,是最大的遺憾。

在過去十幾年的臨床經驗裡,專注投入於負壓傷口治療法,他深刻體會到負壓傷口療法在各類型傷口運用的可行性及未來研究發展的空間潛力無窮;由早期單純只提供負壓去治療傷口延伸到整個治療系統,到迄今的非動力手持治療機及居家型治療機,不斷的推陳出新,提供病患更有品質的治療;他自我期許扮演臨床醫師及工程人員的橋樑,讓負壓傷口治療系統更趨臻於完美。

所謂負壓傷口療法,李宗勳醫師描述是指在一個密閉的空間下,提供一個負壓的治療劑量,去促使肉芽組織生長進而傷口癒合,1990年到2000年之間,在傷口照護上由於負壓傷口療法的介入,使得傷口照護突飛猛進。

2013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辦的EWMA歐洲年會,負壓傷口治療的議題便佔三分之一,獲邀發表負壓傷口治癒的Live forum(現場即時論壇) 李宗勳醫師坦言,世界趨勢,清楚可見。

值得一提的,在生醫技術白熱化的今天,物理性治療技術也慢慢崛起,李宗勳醫師觀察,在EWMA歐洲年會裡,有多項文獻報導及科學發明,由於研發技術時間短、門檻低,有多項專利之技術轉移都超過百萬美元,反觀,台灣的傳統加工產業發達,卻未能參與醫療儀器開發熱潮,實屬可惜。

李宗勳醫師舉例說,美國一家原本製作氣墊床的KCI公司,取得美國北卡羅來納州Wake Forest大學的真空傷口癒合治療法專利並發展出自己的VAC商業產品後,近十年來在傷口敷料市場業績以倍速成長,於2008年營收高達18.78億美元,其中VAC佔13.94億美元,佔傷口敷料市場的三分之一,營業毛利率高達49.8%。

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李宗勳期許學術界能重視台灣本土技術產業的技能,透過產學合作的模式,讓臺灣的醫療產業更有國際競爭力。

留言

熱門文章